瞧,電廠里建起化工廠
2016年07月25日
來源: 發布時間:
作者:
一個綠色的傳奇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悄然上演:燃煤電廠產生的大氣污染物二氧化硫,在這里制成98%工業級濃硫酸——電廠里建起化工廠。變廢為寶的同時,開山劈石運取石灰石的事不再有了,占地堆放和填埋脫硫石膏的事也不再有了。
這就是在國電都勻發電有限公司(福泉電廠)(簡稱國電都勻)兩臺60萬千瓦機組,實施的世界上最大的有機胺法脫硫制酸項目帶來的變化。如果沒有這個項目,這個電廠每年需要開采近50萬噸石灰石,產生近90萬噸石膏。
經過5年的工程建設及科技攻關,國電都勻有機胺法脫硫制酸項目實施已取得實際成果,進入常態化運行階段。該項目在資源回收、循環經濟、環境保護、產業與科技帶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具有較好的推廣價值。
為探詢其中的奧妙,記者走進了演繹這一傳奇的北京國電龍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簡稱龍源環保)和項目現場。
實現從煤中提取硫資源的夢想 走出“用污染解決污染”的怪圈
“目前的環保治理往往是在用一個污染解決另一個污染,我們應該不斷尋求打破這種怪圈的路徑,做到真正的綠色發展。”一談起有機胺脫硫制酸項目,北京國電龍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唐堅就向記者如此表示。
傳統脫硫工藝石灰石開采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及水資源污染問題、石膏堆放帶來新的固體廢棄物及二次污染問題,都對氣候、土壤、植物和人類健康帶來危害,已成為經濟不發達地區新的環境負擔。
“電廠每年產生石膏量90多萬噸,由于當地新興產業不發達,只能用汽車運到7公里外的灰場拋棄堆放,年運輸處理成本2064萬元,加上灰場維護費用,石膏年處理費用近3000萬元。”國電都勻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曾軍向《中國電力報》記者表示。
貴州磷肥和電力工業副產石膏量巨大,同時區域經濟欠發達,石膏綜合利用率極低,大部分堆棄處置,占用大量土地資源,對土壤和地下水存在二次污染的風險。貴州山地環境脆弱,減少石灰石開采量有重要意義。
中國國電集團在國電都勻發電有限公司兩臺60萬千瓦機組脫硫工藝路線的選擇上,充分考慮到上述問題,嘗試擯棄了傳統石灰石-石膏工藝,改用清潔的資源回收型有機胺脫硫技術。通過綜合分析電廠所處的地理環境和電力化工市場情況,結合黔南州高硫煤資源豐富、下游生產鏈完整的地域特點,有針對性地實施了“有機胺煤-電-磷一體化資源循環利用項目”,并積極探索“電力+環保+化工”的跨行業聯合生產模式,實現資源再利用、循環經濟的目的。
“前些年,我們在凱里電廠搞濕法脫硫時,看到煤炭含硫量特別高,還曾開玩笑說‘直接制硫酸得了’,沒想到現在從煤炭中提取硫酸的夢想真的實現了。”北京國電龍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秦國偉談道。
據介紹,國電都勻有機胺法脫硫制酸項目遵循“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脫硫劑循環使用,工藝過程清潔無污染,將脫硫產物作為下游產業的原料,使得硫污染轉變為硫資源,實現了治廢技術從拋棄法向資源循環利用方式的轉變,契合資源環境稟賦特征和區域經濟特點,為高硫煤蘊藏豐富的西南地區合法利用高硫煤打開局面。項目年減少石灰石開采50萬噸,減少90萬噸石膏的運輸及處置等問題。
“有機胺脫硫制酸項目還具有碳捕集技術示范作用。”秦國偉表示。隨著環保政策的日益嚴苛,國內包括SO2、CO2捕集利用技術在內的清潔煤技術的發展也越來越緊迫。
據介紹,有機胺脫硫技術是脫碳工藝不必可少的前級處理工藝,國電在都勻項目上的先行無疑是一次重要的技術儲備。此外,有機胺脫硫工藝利用溶劑在低溫下吸收污染物、高溫下解析的工藝過程,與有機胺捕集CO2技術上高度近似,將為有機胺捕集CO2項目的大規模實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并積累寶貴的技術經驗。
把電力、環保、化工系統集成 塑造“煤電磷”一體化產業鏈
國電都勻有機胺脫硫項目是該技術在國內電力行業煙氣脫硫領域首次應用,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有機胺脫硫制酸工藝項目,煙氣處理量大,成分復雜,處理困難。
“脫硫塔是傳統脫硫工藝的兩倍還要大,高度達到65米,相當于兩臺30萬機組運行維護的工作量。”貴州龍源甕福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敬濤在生產現場向記者介紹道。
“我們的員工需要取得電力和化工等領域的相關上崗資格,有的一人好幾個證書。”貴州龍源甕福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緊跟告訴記者。他所在的這個公司是由北京國電龍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國電都勻發電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的國有合資公司,具體負責國電都勻有機胺脫硫項目的運營維護,
近年來,國電貴州分公司、國電都勻發電有限公司和北京國電龍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進一步加強溝通,充分認識全球最大規模、最先進的脫硫工藝的技術難度,定期組織與電廠的技術交流與協作,重視運行督導和設備管理,實現一體化管理,相關各方形成合力。
“國電都勻有機胺脫硫項目將電力、環保、化工三大系統結合,系統集成了各行業特點,需要各環節有系統的適應性。”北京國電龍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設計部總經理鐘洪玲分析道。據鐘洪玲介紹,在引進消化吸收技術的基礎上,設計上實現了再創新,以更好地達到安全運行及節能降耗。比如在解決脫硫系統與主機、硫酸裝置可靠性和協調性方面,他們綜合利用制酸自產蒸汽并確保脫硫解析熱源的穩定,讓脫硫系統和制酸裝置實現自動切換、交叉運行,脫硫系統能適應并迅速響應機組的全負荷范圍變化。
國電都勻發電有限公司調整脫硫系統蒸汽汽源,保證供汽充足,使胺液解析充分并進入良性循環;組織全面排查入廠煤含氟情況,及時停止采購氟離子超標達60多倍的3個地方煤,控制入爐高氟煤種,為脫硫提供了較好的運行條件。
“硫酸裝置采用‘高氣濃轉化+一轉一吸+低位熱能回收’一體化先進工藝配置,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制酸技術組合。”貴州龍源甕福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岑祖望向《中國電力報》記者介紹道。岑祖望是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派駐到國電都勻有機胺脫硫項目的代表,他具有多年的硫酸行業工作經驗。
在這個項目建設及科技攻關的幾年間,由于有機胺脫硫系統采用大量非常規的新技術、新設備,在先期設備制造、材質選擇、安裝工藝等各方面存在不足,脫硫系統熱態試運后,暴露了設計、設備、安裝質量等多方面問題,后經整改有了較大改觀。“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需要不斷探索新技術、新經驗。龍源環保走了不少彎路,交了學費。科技部、國資委、集團公司以及方方面面的各級領導對創新的包容,對創新的容錯,讓有機胺項目終于成功運行。”唐堅說道。
目前,裝置已實現安全穩定運行,平均負荷下實現達標排放。1號裝置性能測試工作已經完成,兩臺機組同時通過當地環保部門的環保監測。記者了解到,貴州龍源甕福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每天召開視頻協調會,及時掌握第一手數據,加強運行督導,以實現裝置的穩定運行和達標排放為共同目標,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為保護綠水青山呼吁 相關政策應予大力支持
相關資料顯示,以貴州省2000萬千瓦的火力發電機組來測算,若推廣國電都勻有機胺脫硫制酸這個項目,則每年減少硫磺進口量將達300萬噸,每年減少石灰石開采將達3000萬噸,每年減少石膏排放將達2000萬噸,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將達400萬噸,同時,節約用地達8萬畝,每年節約石膏堆存管理費用將在5個億以上,節約燒石灰耗煤將達每年260萬噸標煤以上。
如此巨大的社會效益、環保效益是對生態保護的最具體的體現。在應用和推廣國電都勻有機胺脫硫制酸技術的進程中,又有哪些問題呢?國電都勻有機胺脫硫制酸項目是有機胺脫硫技術在大型燃煤發電機組的首次應用,規模在世界范圍遠超同類技術項目。在技術創新與工業化實施階段,科技研發與工程實施投入大,經濟性成為該技術進一步推廣的瓶頸。據了解,該項目因為世界首創,系統不斷完善、不斷調試,造成投資成本增加,總概算投資額達12億元,是常規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投資額的4倍,另外,占運行成本比重近90%的電、蒸汽的能耗和胺液、堿液等物質消耗的量大、單價高,導致項目整體運行成本偏高。
“我國早期引進脫硫、太陽能發電、垃圾發電等,都經歷過產業初期的高成本階段,也都得到過政策的扶持,步入了良性發展通道。懇請國家針對本項目的特殊性,給予政策性補貼支持,使項目正常運轉實現基本的盈虧平衡,同時加大扶持力度,推動脫硫技術向清潔、資源化發展。”唐堅在接受《中國電力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相關專家測算得出,以本項目高效清潔的二氧化硫減排技術為依托,協商電網運營商,爭取都勻發電廠更高的年利用小時數,利用小時數目標6000小時/年。
脫硫電價是影響本項目經濟性的重要外部因素,鑒于本項目是真正的環境友好型環保項目,有力地保護了當地自然環境及水土資源,環境效益及社會效益突出,建議國家針對本項目給予特別的電價補貼,在傳統脫硫工藝基礎上補貼3分/千瓦時。
另外,本工藝成功解決了高硫煤難以綜合利用的歷史難題,為國家實現資源綜合利用創造了條件。相關專家也建議給予項目一次性補貼。“我們也將積極從技術上、運行探索中研究提高工藝運行經濟性的措施,以求降低運行的能耗和物耗,并最終達到減少并降低運行成本的目標。”唐堅表示。
記者手記
少挖多少山,少砍多少樹,少占多少地,同時還變廢為寶生產出了硫酸——當北京國電龍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唐堅向記者如數家珍地介紹推廣國電都勻有機胺脫硫制酸項目的種種益處時,記者已經深深感知到了這個項目的巨大社會效益。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強調:“加快建設國家重要的煤電磷、煤電鋁、煤電鋼、煤電化等一體化資源深加工基地。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支持煤炭清潔高效綜合利用,在資源富集區推進煤炭深加工。”國電都勻有機胺脫硫制酸項目是響應國家政策的循環經濟項目,這一技術儲備對將來解決電力脫硫石膏的綜合利用這一世界性難題,為我國西南地區高硫煤資源的開發使用,對今后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一體化技術,對保護綠水青山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生態文明、綠色發展已經被擺在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重要位置。為給國電都勻有機胺脫硫制酸項目的長期運行帶來經濟活力,為資源回收和循環經濟樹立典范,為當地煤、電、酸、磷一體化循環經濟地方經濟發展開辟新的道路,迫切需要電量、電價及相關補貼的支持,迫切需要國家相關政策提供堅強有力的“靠山”。